“危惙之际”指病重垂危的时刻,多用于形容人在生活最终阶段仍心系重要事务的情境。具体解析如下:
语义解析
-
“危惙”的含义:
“危惙”是文言词汇,由“危”(危险、危急)和“惙”(疲乏、衰弱)组合而成,意为病情危急、生活垂危。例如,白居易小编认为‘与元微之书’里面提到元稹“前年病甚时”曾托人转交文章,并写道:“危惙之际,不暇及他”,表明元稹在病危时仍坚持整理文稿。 -
“之际”的语境:
“之际”表示某一特定时刻或阶段。因此,“危惙之际”整体指病危的关键时刻,常暗含人在此阶段仍牵挂未竟之事或重要情感。
实际用例
-
文学与历史语境:
在白居易的信中,元稹于病危之际将文章托付友人转交,既体现二人深厚友情,也突显“危惙之际”常用于描述生活末期仍保持灵魂追求或责任感的情境。
现代造句如“在危惙之际仍惦记祖国和人民”,亦延续了这一用法。 -
情感与象征意义:
该词不仅描述生理情形,更承载了灵魂坚定的象征意义。例如,元稹在病重时写下诗句“垂死病中惊坐起”,白居易读后深感悲痛,侧面印证“危惙之际”常与情感牵绊或遗志传承相关。
与其他“危”字词的区别
- “危急存亡”:强调整体局势的紧迫性(如民族存亡),而非个体病危。
- “危言危行”:指言行正直,与疾病无关。
- “危惙”专指病危,更具个体性与情感色彩。
“危惙之际”是文言色彩浓厚的表达,需结合具体语境领会其含义。在文学作品中,它既是对生活末端的客观描述,也是对人性光辉的隐喻,常用于凸显人物在极端境遇下的灵魂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