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剧作家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

这篇文章小编将目录一览:

  • 1、诺贝尔文学奖都有谁获得过?
  • 2、做人不能太傲慢的故事
  • 3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籍作家以及他们的著作有哪些?谢谢!
  • 4、被剧作家嘲讽,丘吉尔怎样机智回怼?

诺贝尔文学奖都有谁获得过?

1、鲁迅:1927年,瑞典学者在对中国进行考察研究时,曾规划提名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。 老舍:1968年,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原本打算将该奖项授予老舍,但因其逝世,当年的获奖者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。 林语堂:1975年,林语堂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。

2、胡里奥·科塔萨尔 胡里奥·科塔萨尔(Julio Cortásdazar,1914-1984),阿根廷作家。拉丁美洲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其中一个。1914年出生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,师承于另外一名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,擅长幻想小说,代表作品是《跳房子》。卡洛斯·富恩特斯 卡洛斯·富恩特斯(Carlos Fuentes),墨西哥小说家、散文家、剧作家。

3、高行健,2000年凭借作品《灵山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他的获奖理由是:“其作品的普遍价格,刻骨铭心的洞察力和语言的丰富机智,为中文小说和艺术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。” 鲁迅、沈从文、老舍、林语堂、巴金等华人文学巨匠,虽然作品具有极高的文学价格,但未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

4、年作品《金岛》获诺贝尔文学奖。何塞·埃切加赖(1832~1916)西班牙戏剧家、诗人。主要作品有《辉煌的牵线人》《不是疯狂,就是神圣》等。1904年作品《辉煌的牵线人》获诺贝尔文学奖。1905年 亨利克·显克维支(1846~1916)波兰小说家。主要作品有《第三个女人》《十字军骑士》等。

5、1931年,瑞典作家卡尔·费尔特因诗集《荒原与爱情之歌》荣获诺贝尔文学奖。 1945年,智利作家加夫列拉·米斯特拉尔凭借西班牙语诗歌创作成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 1948年,英国作家T.S.艾略特因其长诗《四首四重奏》而获诺贝尔文学奖。

做人不能太傲慢的故事

1、萧伯纳善于自我反省的灵魂给世人留下了一段美好的佳话,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启迪,那就是做人不能太傲慢,太自以为是。多年前,她一个剧团的台柱子,不仅戏演得好,而且人也长得漂亮,红极一时,受到了许多“粉丝”的追捧。

2、兔子和刺猬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做人不能太傲慢,不能轻视别人。我们应该学会运用自己的指挥战胜那些看起来比自己厉害的人。以后,当同学们遇到困难时,我会多帮助同学,不嘲笑、讽刺同学,由于嘲笑、讽刺别人会像兔子那样付出惨重的代价。

3、做人不能太骄傲,要去适应社会,才能成功。《聪明人与猿猴》讲述了一个聪明人和猿猴之间的故事。在这个故事中,猿猴国王询问聪明人对他的看法,聪明人巧妙地赢得了猿猴国王的奖赏。而另一个人则由于过于直接和傲慢,得罪了猿猴国王,最终被扔回了大海。

4、狐狸和猫的故事主要内容:讲的一只狐狸自以为是,认为自己有满肚子的计策,对彬彬有礼的猫很是不屑,结局被猎犬抓住的故事。明白的道理:做人不能太过骄傲自满,目中无人。要有真本事,而不是狂妄吹嘘,否则最终只能落得悲哀的下场。

5、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秋,他为了养家糊口,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。这年冬天,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邮,到彭泽县来督察。督邮,品位很低,却有些权势,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。这次派来的督邮,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,他一到彭泽的旅舍,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。

6、一天,管仲在街上碰上了年龄相仿的鲍叔牙,两个人攀谈起来,结局越谈越投机,越谈越觉得志趣相近,两人就相约结为朋友。管仲和鲍叔牙曾经合伙做买卖,管仲家里穷,出的钱没有鲍叔牙多,可是到分红利的时候,他却要多拿。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,骂管仲贪婪。

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英国籍作家以及他们的著作有哪些?谢谢!

1、埃利亚斯·卡内蒂,英国德语作家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迷惘》等。1981年,因作品具有宽广的视野、丰富的想法和艺术力量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。 威廉·戈尔丁,英国作家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蝇王》、《继承者》、《金字塔》、《自在堕落》、《看得见的黑暗》、《纸人》等。

2、代表作:《切尔诺贝利的回忆:核灾难口述史》获奖理由:她的复调作品是对我们时代的磨难与勇气的纪念。

3、威廉·戈尔丁(1911~1994)英国作家。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《蝇王》、《继承者》、《金字塔》、《自在堕落》、《看得见的黑暗》、《纸人》等。1983年作品《蝇王·金字塔》获诺贝尔文学奖 。威廉·戈尔丁(William Golding, 1911~ 1994)英国小说家。生于英格兰康沃尔郡一个聪明分子家庭,自小爱慕文学。

4、年吉卜林凭借作品《基姆》获诺贝尔文学奖 ,当时年仅42岁,是至今为止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。获奖理由:“这位全球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、想象独特、气概雄浑、叙述卓越见长”。约翰·高尔斯华绥 约翰·高尔斯华绥(John Galsworthy 1867-1933),英国小说家、剧作家。

被剧作家嘲讽,丘吉尔怎样机智回怼?

丘吉尔收到电报后并未生气,吩咐助手回电道:”本人因故不能参加首场公演,拟参加第二场公演。如果阁下的剧本能公演两场的话。“回答的幽默而不失礼仪。

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的意味,依据对方讲话的套路回应他们:言辞中没有任何的愤怒之情,却依然能让对方哑口无言。

丘吉尔用机智幽默的语言,还以“颜色”,巧妙地回击了萧伯纳的奚落,为后人留下了一段经典的幽默。徐孺子年九岁,尝月下戏,人语之曰:“若令月中无物,当极明邪?”徐曰:“不然。譬如人眼中有瞳子,无此必不明。

”安徒生回答的妙处:安徒生脱口而出的回答仅仅是语序上的巧妙改动,将路人讥笑他的话里的“帽子”和“脑袋”互易,却变成了对脑满肠肥的贵族进行的犀利无情的嘲弄。即使帽子再华丽,可脑袋里充斥的都是浆糊,或是投机钻营、歪门邪道,那帽子不过是愚昧或者罪恶的点缀,也没什么值得称赞的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