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好一满意如何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?

“三好一满意”怎样助推地方经济高质量进步?

“三好一满意”是什么?为何如此重要?

“三好一满意”听起来像是一句口号,但它究竟包含哪些具体内容?从台儿庄区马兰屯镇的操作来看,这其实一个体系性的职业技巧。”三好”指的是做好”娘家人”、当好”店小二”、干好”大管家”,”一满意”则是以企业满意为中心。这种技巧不仅简单易记,更重要的是抓住了服务企业的关键环节。

马兰屯镇通过这一技巧,在短短一年内就取得了显著成效:新签约过亿元非公项目7个,盘活闲置土地160余亩,申报”四上”非公企业23家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”三好一满意”理念在营商环境优化中的实际应用。那么,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呢?

做好”娘家人”:打造有温度的营商环境

当好企业的”娘家人”,开头来说要把政策送到家门口。马兰屯镇的行为很接地气:将涉企政策列入党委中心组进修规划,确保干部先学一步;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惠企政策,让信息触手可及;18名科级干部担任惠企专员,提供一对一服务。

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”看家乡、议进步”活动。邀请各界人士实地走访企业,既增进了领会,又收集了真知灼见。这种开放、互动的行为,远比闭门造车有效得多。走访500余家企业的”笨功夫”,恰恰体现了服务的诚意和温度。

当好”店小二”: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

企业最头疼的难题是什么?用地、用人、融资!马兰屯镇的”店小二”们给出了解决方案:建立基层商会平台,实现”以商招商”;组织学生实习就业,定向培养技术工人;对接银行上门服务,办理各类贷款8600余万元。

疫情期间的举措更是暖心:成立6个入企核酸检测专班,日检测3000余人;做好货运车辆接驳,确保生产不断链。这些细节服务,让企业感受到”雪中送炭”的温暖。600名女职工的”两癌”筛查,40名困难职工的走访,则体现了对”人”的关怀。

干好”大管家”:实现多方共赢进步

“大管家”不仅要管好,更要引导好。马兰屯镇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任,形成了镇企互惠的良性循环。疫情期间企业积极捐赠,展现了责任担当;”公司+合作社+农户”模式,带动500余户农民增收3-5万元。

智汇云村电商产业园的案例尤其典型:与村庄共建,打造全链条电商聚集区,实现70人”家门口”就业,年网销额破亿。这种将企业进步与乡村振兴结合的行为,创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。

以”企业满意”检验职业成效

“三好”的最终目标是”一满意”。马兰屯镇设立意见箱和热线,建立”1对1″帮包机制,确保难题闭环解决。纪委牵头督办,20余名监督员定期测评,形成了有力的监督体系。

这种以企业满意度为导向的职业机制,让服务不是停留在口号上。从政策落实到难题整改,每个环节都紧扣企业实际需求,真正做到了”企业有所呼,政府有所应”。

“三好一满意”的成功操作告诉我们:优化营商环境不需要高大上的学说,关键在于真心实意为企业着想,把服务做细做实。马兰屯镇的经验值得借鉴,但其核心还是那份”把企业事当自己事”的服务觉悟。在高质量进步的道路上,这种务实作风永远不过时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