阙是什么意思在古义上怎么说 阙是什么意思在古义_ 请问阙是什么意思

阙是什么意思在古义上怎么说 阙是什么意思在古义? 请问阙是什么意思

根据多源文献考证,“阙”在古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,其核心意义与建筑、礼制及文化象征密切相关,下面内容是详细解析:


一、建筑本义:门观与礼制象征

  • 宫阙与城阙
    “阙”最初指建于宫殿、陵墓、祠庙等建筑群入口两侧的高台或楼观,左右对称,中间留出通道供车马通行,形似门缺,故称“阙然为道”。例如:

    • 《诗经·郑风·子衿》:“挑兮达兮,在城阙兮。”
    • 王勃《送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城阙辅三秦,风烟望五津。”
  • 等级制度载体
    阙的形制和数量体现森严的等级:

    • 皇帝用“三出阙”(主阙两侧各附一子阙),太守用“二出阙”,普通官员用单体阙。
    • 先秦时期,周天子以阙区分尊卑,诸侯私建高阙被视为僭越礼制。

二、通假与引申含义

  • 通“缺”

    • 空缺、缺失:因两阙之间为缺口,引申为“不完整”。如《列子·汤问》:“物有不足,故女娲练石补其阙。”
    • 缺点、错误:《出师表》:“必能裨补阙漏,有所广益。”
  • 通“掘”
    读作“jué”时表挖掘,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若阙地及泉,隧而相见。”

  • 通“厥”
    作代词时表“其”,如《尚书·无逸》:“自时厥后,立王生则逸。”


三、文化象征与文学意象

  • 权力与威严的象征

    • 阙是帝王权威的具象化,如李白《忆秦娥》以“汉家陵阙”暗喻秦汉盛衰。
    • 苏轼《水调歌头》“天上宫阙”借阙代指仙界或理想境界。
  • 情感表达的载体

    • 在诗歌中常寄托怅惘、孤独或家国之思,如杜甫《客至》“雨阙黄昏花易见”以“阙”渲染凄凉。
    • 李商隐《无题》“红楼隔雨相望冷”隐用“宫阙”意象隐喻政治疏离。

四、历史演变与遗存

  • 起源与进步

    • 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的防御性木楼,先秦定型为礼制建筑,秦汉达到鼎盛。
    • 魏晋后逐渐衰落,仅存于皇家建筑(如明清故宫午门)。
  • 现存实物与艺术表现

    • 石阙:如四川高颐阙、嵩山三阙(太室、少室、启母庙阙)为汉代典型遗存。
    • 壁画与诗词:唐懿德太子墓壁画《阙楼仪仗图》、李白《忆秦娥》等印证阙的文化积淀。

五、哲学与学术影响

  • 治学态度

    • 孔子提倡“阙疑”,即对未知存疑待证,反对妄补臆断,如《论语·卫灵公》“吾犹及史之阙文也”。
  • 中医术语

    • 通“厥”,指气机逆乱病症,如《黄帝内经’里面“厥证”与“阙”的辩证关联。

“阙”在古义中既是具象的建筑符号,又是抽象的文化载体,其多重语义折射出古代礼制、文学与哲学的深度交融。如需进一步探究,可参考《说文解字》《周礼》及汉唐诗词相关注疏。

版权声明

为您推荐